江南的桐鄉自然環境優美,一派水鄉景象,素有“魚米之鄉、絲綢之府、百花地面、文化之邦”的美稱,隨手一拍便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!
桐鄉的農業資源十分豐富,有眾多的名優特產,自古以來是我國蠶桑的重要產地,蠶桑絲織也是中華民族認同的文化標識,五千年來,它對中國歷史作出了重大貢獻,并通過絲綢之路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。為了弘揚江南的蠶桑文化,向國內外游人宣傳江南蠶桑發展的歷史、現狀,實現桐鄉“中國旅游第一大縣”的目標,桐鄉錦繡天地蠶桑博覽園應運而生!
橋,連接的不止是路的兩端、水的兩岸,也連接著一座城市的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桐鄉的古橋一橫一斜、一拱一平,古樸雅致。
寅意定格于博物館內的桐鄉古橋之美
蠶桑絲織當然少不了蠶的存在,蠶是蠶蛾的幼蟲,絲綢原料的主要來源,家蠶的發育過程要經過受精卵—幼蟲—蛹—成蟲四個時期,而且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。
嫘祖,中國古代傳說中養蠶取絲的創始人。史書記載:“西陵氏之女嫘祖,為黃帝元妃,始教民育蠶,始治繭以供衣服,黃帝造機杼以輔之”。北周以后,尊她為先蠶(蠶神)。
嫘祖,中國古代傳說中養蠶取絲的創始人。史書記載:“西陵氏之女嫘祖,為黃帝元妃,始教民育蠶,始治繭以供衣服,黃帝造機杼以輔之”。北周以后,尊她為先蠶(蠶神)。
館內浮雕安裝效果展示